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这规模可以说是前无古人。就算是淝水之战的苻坚,也只是莫名其妙地在前哨战输了就发生了雪崩似的连锁崩溃。而得益于19世纪的技术进步,双方真的能组织50万以上的大军在莱比锡拉开几十公里的战线正面对战。而在战争前期,被大革命唤醒的法军已经拥有了一项可以彻底击垮旧式军队的能力——就是人数。战争的规模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,社会的每一个齿轮都被动员了起来。这让法军可以真正组织起一支可以执行战略机动的强韧步兵部队。这些步兵部队可以在个别战场上形成“一个数量级以上”的压制。
这种时候根本就不需要攻城。法军只要一个个包围要塞,就可以长驱直入。有时法军的推进速度简直快得惊人,就算是平均速度也可以达到每天推进24公里。推进速度已经和行军的速度差不多了。
拿破仑战争后,欧洲各国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教训。原先以防御大城市为重点的方案,被转移到建设“堡垒群”的新计划中。因为就算人数再多,也无法绕过连成一条线的堡垒,只能硬生生打过去。而一旦攻击堡垒,敌方的部队就很容易被粘在那里,守军就可以组织防守反击。
这种打法一直要等到有某些“活轮铁车突火兽”再次进行战略迂回的时候才会失效。
现在的沙俄当然还没有这么“先进”的思路。实际上沙俄连包围大城市的防御链都没有,那些南方防线只对游牧民有效。王师这样火力齐备的大军完全可以直接碾过去,根本就不是问题。
具体到每座城市,各波雅尔自行其政的局势又让他们几乎不会互相支援。这种时候就只有莫斯科方面会站出来。
然而这次莫斯科方面真的能站出来吗?
谁都知道,这次就不好说了。莫斯科正处于短暂的“抽风”期,沙皇就算有心收拾残局也无力组织起野战军来反抗。而一路上的城市,就只能一口一口地被王师吃掉。
不过王师本来其实没有拿破仑时代的“围城-推进”的兵力,本来就没多少人。但因为俄罗斯人喜欢用木头修城,也有退缩回克里姆林的习惯性动作,所以这反而在俄罗斯可以很好地执行下去。
配合焚烧城市的火焰,仅需要少量的军队可以遂行围攻的目的。等到大火熄灭,守军准备突出城市修复的时候,大军已经往后面推进了好几座城市了。
而在战斗的最终,莫斯科本身现在也缺乏防御。王师就算把大部分军队都留在后方围城,也能对几乎没有防备的莫斯科来个偷袭。
现在莫斯科非但没有防备。造反的甚至就是守卫莫斯科的“射击军”本身,他们就是沙皇本人的军队。沙皇几乎已经没有什么部队可以调动了,这时候再想要调动佣兵也来不及,召集征召兵也不是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完成的。奥斯曼都得开个会才能决定呢。